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 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着力推进“五基四化”,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以“强覆盖、强队伍、强引领、强保障、强信息”五大突破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服务效能,形成覆盖全面、队伍过硬、引领有力、保障扎实、信息高效的学院发展新格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姚亚辉  姚合军

副组长:王国辉  李德贺  魏  超  郭  鹏

成  员:党支部书记,系(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  

三、行动计划

(一)强覆盖

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协同发力,持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1. 课前十分钟:辅导员老师每天利用课前十分钟深入一个班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2. 课后一分钟:全体老师发挥课堂讲授面对面的优势,利用课后一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 星期四进宿舍: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每周四下午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卫生、了解情况。

(二)强队伍

坚持全过程管理、全链条发力、全周期选育,把牢政治标准,加强教育培训,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师生满意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1. 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优秀校友等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报告;面向党支部书记、管理人员、教学骨干、学生骨干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2. 走出去: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专题培训;组织管理人员与兄弟院校、院系开展交流研讨;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师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3. 结对共建:扎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数学学院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

(三)强引领

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完善平台、畅通渠道、创新方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 领导接待日:双周周五上午为学院领导接待日,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接待师生,答疑解惑。

2. 示范先锋岗:梅一、兰一、兰六“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立党员示范先锋岗,教师党员进社区开展学业指导与帮扶、生活关怀与陪伴。

3数院“星”航标:在全体学生中评选学业领航星、科创先锋星、实践担当星、文体新锐星、管理经纬星、文明笃行星等先进典型;在全体教师中评选年度教学之星、科研之星、师德之星。

(四)强保障

班子成员扛稳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压紧压实责任,注重实干实效,讲求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确保抓基层强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经费保障:学院经费足额保证各项行动顺利开展。

2. 制度保障:修订、印制学院《规章制度手册》,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3. 服务保障:有效整合资源,调整办公用房,设立教研活动室、技能训练室,为师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供便利。

(五)强信息

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1. 学生成长画像:利用智慧学工系统,动态收集学生组织发展、评优评先、社会实践、科创竞赛等方面的信息,跟踪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

2. 重点学生档案: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明确责任人,做到人员类别清、思想状况清、隐患矛盾清、服务需求清。

四、工作要求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上级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奋力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支撑。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二要强化协同发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治理做扎实;三要创新工作方法,有效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化解风险、维护稳定。